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陆益龙:乡村振兴中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时间:2019-02-02 09:27:46 作者:陆益龙来源:爱思想


  四、结论和讨论

  当前,农村扶贫工作不会因减贫或部分贫困人群脱贫而终止[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扶贫依然任重道远。稳定、持续地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来说,既是必要前提也是重要内容。

  进入新时代,农村扶贫工作的地位及模式皆已发生重大转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扶贫面临着要全面消除或解决贫困问题的巨大挑战,这就意味着农村扶贫将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的提出,正是顺应新时代农村扶贫工作的需要而成为一种新的农村扶贫模式和新的扶贫战略。精准扶贫对于新时代农村扶贫来说,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精准扶贫是新时代取得“农村扶贫攻坚战”胜利的基本战略;另一方面,精准扶贫也是新时代更加有效地治理乡村贫困问题,促进乡村社会得到更均衡、更充分发展的基本方略。

  精准扶贫的实践目前已在全国农村广泛地开展和推进,各地在宏观政策形势的动员下迅速掀起了精准扶贫的热潮,这种现象代表了农村扶贫已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需要关注被广泛动员起来的精准扶贫行动是否会出现偏离农村扶贫的本质目标,以及精准扶贫是否能承担起可持续的农村反贫困功能等问题。

  为规避农村精准扶贫实践出现形式主义的偏差问题,需要考虑通过“复杂政策”的治理,政府既要设定常规的目标和督查考核,也要制定纲领性、指导性的专项政策,扩大社区参与等多种控制手段来规避扶贫工作中的偏差行为[25]。精准扶贫并非应急任务,扶贫脱贫亦非一劳永逸,精准扶贫要发挥持续反贫困的功能,就需要具备一套长效机制。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实质上就是系统化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亦即通过建立起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农村扶贫的新模式,来保障农村扶贫工作持续、稳定和高效推进。

  建立农村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需要重点把握农村扶贫工作的几个基本环节:扶贫对象的识别、扶贫资源的筹集、扶贫资源的传送、扶贫行动的实施。根据扶贫的关键要素,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机制、扶贫资源的多元筹集机制、扶贫资源的高效传送机制和扶贫行动的精准实施机制。

  制度是提供稳定、可靠预期的基本途径,为了避免农村精准扶贫停留在政策形势驱动的状态,确保农村扶贫脱贫事业的可持续和稳步推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仍需要重视和加强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为完善精准扶贫的制度建设,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重视对基层有效扶贫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陆益龙.农村的个体贫困、连片贫困与精准扶贫[J].甘肃社会科学,2016(4):7-13.

  [2]汪三贵.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J].管理世界,2007(1):56-64.

  [3]陆益龙.构建精准、综合与可持续的农村扶贫新战略[J].行政管理改革,2016(2):26-30.

  [4]世界银行.呼唤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讷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M].谨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6]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7]黄承伟.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8]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13-16.

  [9]王春光.反贫困与社会治理专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3):5-13.

  [10]李博,左停.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化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Y村大棚蔬菜产业扶贫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2016(4):66-73.

  [11]王晓毅.反思的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基于滇西北和贵州的案例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4):5-14.

  [12]邢成举.精英俘获:扶贫资源分配的乡村叙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

  [13]李小云,唐丽霞,许汉泽.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90-98.

  [14]王雨磊.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J].社会学研究,2016(6):119-142.

  [15]高飞,向德平.社会治理视角下精准扶贫的政策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4):21-27.

  [16]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17]陆汉文,黄承伟.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

  [18]黄承伟.深化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4):2-8.

  [19]费孝通.乡土重建[M].长沙:岳麓书社,2012:58.

  [20]陆益龙.后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3.

  [21]王志章,韩佳丽.贫困地区多元化精准扶贫政策能够有效减贫吗?[J].中国软科学,2017(12):11-20.

  [22]殷浩栋,汪三贵,郭子豪.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理性:对于A省D县扶贫项目库建设的解构[J].社会学研究,2017(6):70-93.

  [23]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

  [24]万江红,孙枭雄.权威缺失: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一个社会学解释:基于我国中部地区花村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7(2):15-22.

  原载《甘肃社会科学》(兰州)2018年第4期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