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杨继瑞 黄潇 田杰: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时间:2013-06-07 22:56:13 作者:杨继瑞 黄潇 田杰来源:爱思想


  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要在理念上实现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依据这种理念,一切发展,应该既是人的物质财富的发展,也是人的生活环境的完善;既是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的维护和延续。所以,应打破将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生产基本目的的观念,构建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生产的核心价值的制度框架,构建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制度体系。?

  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基于这个基本目标,生态文明至少包括遵循一条规律、创新一种发展模式、创建一种新的社会氛围或文化等内容。?

  第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安全,而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置于发展的本质问题上,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来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抓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二,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低碳绿色、节能降耗”的新路径,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因此,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契合的生产方式应该是“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的新型生产方式,使物质要素在生产链条中减量、反复、无害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

  第三,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首先,要制定好建设生态文明的中长期规划,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经济建设规划、政治建设规划、社会建设规划和文化建设规划有机协同、相得益彰。其次,要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各种规章制度:创新与建设生态文明相契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引入经济杠杆与成本约束机制,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积极稳妥地实行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核算和考评制度。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开展绩效考评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最后,要强化生态文明的法制建设。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解决法律法规的空白、失当、乏力、自相矛盾、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做到建设生态文明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力,做到建设生态文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合力协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四,加强教育,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从生态文明的小事抓起,从身边之事抓起,从现在抓起,从娃娃抓起,进书本、进课堂、进网络、进头脑,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变为伙伴关系、共存关系;由单纯的索取变为在索取的同时给予自然补偿;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相分离变为二者的统一。其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使人们认识到人既可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善待自然,增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我们要转变以往旧的道德观,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为此,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人们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和资源容量观;建立和完善生态教育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绿色产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方发龙、周江,2009:“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与对策”,《开发研究》,2009,4:55—58。?

  郭静利、郭燕枝,201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成效和未来展望”,《农业展望》,2011,11:34—38。?

  李廉水、宋乐伟,200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9:38—42。?

  廖曰文、章燕妮,2011:“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专刊):377—380。?

  武瑛,2000:“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生态经济》,2000,2:38—40。?

  徐春,2010:“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63。?

  张培刚、张建华、罗勇、李博,2007:“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2—88。?

  赵凌云、常静,2011:“历史视角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江汉论坛》,2011,2:5—9。?

  邹瑞苍,2009:“对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若干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09,6:42—64。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3期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