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环球时报:中国向前走,需超越左右之争

时间:2011-07-07 21:25:33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环球时报:中国向前走,需超越左右之争

 


  近来,外界对中国未来的走向猜测纷纷,一个常见描述是中国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政府处于左右阵营与日俱增的压力之下,必须二选一。


  这种分析简化了中国的政治现实。中国国内的确存在道路之争,舆论不仅认为有左派和右派,甚至有中左和中右、新左派和自由派的细分。总的来说,左派重视国家权威,主张矫正由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引起的社会不公等消极影响。右派推崇激进政治改革,主张以此根治腐败,推动中国快速走向民主宪政。在外界看来,中国知识分子非左即右,隶属两个阵营,正在展开一场“向民主政府过渡”和“建立民粹主义威权体制”的博弈。


  但事实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并不愿给自己贴上“左”、“右”标签。左、右的概念在中国几经变换,有很强的价值判断与政治色彩,多数学者并不认为这两派中的任何一派能开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良方。历史表明,左右之争只存在于一小部分知识分子中间,30年来一直如此。


  早在邓小平时代就有左右之争,但回头看,可以说中国走了一条没往左转,也没往右转的路。中国既没有陷入“继续革命”而不可自拔,也没有按照资本主义的路标安排改革。改革派“摸着石头过河”,寻求秩序与效率的最大化,政府对政治领域采取适度的控制,同时释放人们的物质追求及对自由的向往。这条路是实践出来的,不是套某个模式生造出来的。中国道路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践理性,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它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和政治陷阱。


  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必须超越左与右。有这种反思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左派和右派的观点从根上都是舶来品,自由派提到政治改革必称三权分立和多党轮替,许多左派至今跳不出苏联国家主义的影响。左右派都希望中国走上他们推崇的理想之路,但生硬的主义很可能让中国误入歧途。


  中国的改革,过去及未来只能属于在于务实的实事求是派,或称中间派。中间派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社会与政治基础。在经济领域,谋求经济的均衡与有序发展。在社会领域,不滥用政府的权威。市场和政府,谁也取代不了谁。中国需要更多民主,但必须承认民情国情是扩大民主的起点,民主建设必须在中国的情境里开展。


  平心而论,左右之争很难说利大还是弊大。作为思想的试验室,左右派各自给中国改革提供了内容上的选项,左右的碰撞有它的功绩。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理性论辩的环境相当差,宽容缺失,一争论就相互攻讦,甚至谩骂,彼此很难实现思想交流,更谈不上达成共识。如果中国社会的改革被左右派操控,忽左忽右,社会很容易走向分裂和不稳定。

 

  中国之大,必容各种异见甚至极端,但过偏的思想在正常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国家的政治主流。中共早年就搞统一战线,就其实质来说,统一战线就是把各种中间的以及偏的甚至极端的力量,打造成一个大的“中间派”。
 


来源: 环球时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