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5-29 21:25:30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南都社论:公民自荐参选人大代表是良好的民主训练
作者:南都社论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来源日期:2011-05-29
经由微博,一股“公民自荐参选人大代表风”在民间刮起。自从“微博达人”李承鹏宣布参选人大代表之后,跟进者越来越多,其中既有像网友五岳散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民间学者熊伟这样著名的网络人物,也不乏杭州的徐彦、梁永春等普通市民。近日广州知名博主梁树新也通过微博宣布自己将参选广州市番禺区人大代表。
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在即,“公民自荐参选人大代表风”于此时刮起,堪称欣逢其会。被选举权是《宪法》所赋予的公民合法政治权利,但在此之前,以个人身份参选人大代表却只有一些偶尔的个案。现在经由网络,突然涌现出这么多公民要参选人大代表,这一现象既充满新意,意义也十分重大。它既象征《选举法》的修改正在发挥正面的激励效应,也预示随着时代的变迁,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很可能从此持续高涨。
和我们所习见的多数代表不同,现在这些表达了参选意愿的往往是网络公众人物。这些人士参选乃至最后当选,将会对公共政治生活和中国的政治生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观察家饶有兴趣的问题。
首先无法忽视的是他们的影响力。仅仅一个李承鹏,其微博的“粉丝”即高达290多万,如何看待这个虚拟数字背后真实的影响力,或许见仁见智,但不论从以往公共事件的实例中,还是从当下李承鹏的参选推动了一个风潮而看,都必然会对网络公众人物的影响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他们顺利当选人大代表,实际意味着让这种影响力的发挥找到了一个常规化、法治化的轨道。
其次是应该注意他们的代表性。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网络公众人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特定人群的支撑。而正是这样一个个特定的人群,构成了我们的社会。如果说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哪一个群体的声音都不应该“沉没”,那么通过人大这样一个制度化的意见传递机制,对打捞各种声音、使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顺利表达当然是有好处的。
除此之外,网络公众人物还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为是公众人物,他们更容易受到选民的监督,也更便于和选民沟通和交流。而修改后的《选举法》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增强候选人“透明度”、保障选民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实质性进展,由此可以认为,吸纳网络公众人物进入立法机关,既呼应着当下各方关于“优化代表结构”的共识,也与相关法律的既定趣向一脉相承。
就像李承鹏等的参选带动了如徐彦这样的普通市民的热情一样,网络公众人物政治参与的实践,或可为中国人的民主训练积累宝贵的经验。“政治是大家的事”,“民主需要训练”,一般人对此耳熟能详,但如果缺乏社会中每一分子的一步步掘进,则我们的目标永远只是空中楼阁。李承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之前对《选举法》等法律并不熟悉,现正在学习《宪法》和《人大代表选举法》,发现原来我们有这么多的权利。”身为记者和作家的李承鹏尚且要通过这次参选,才会想到去学习法律,又才会“发现原来我们有这么多的权利”,无异于雄辩地证明,为了普及民主知识,一次民主的训练比任何的宣示都远为有效。这样的训练越多,原来未被“发现”的良好制度就会被激活得越多,而这个激活的过程,必将是中国政治民主向前大大推进的过程。
在谈到自己的参选时,参选者几乎毫无例外地提到了“国家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广州市参选者梁树新也在微博中透露,“我在广州居住了9年,非常喜欢和热爱这座城市”,参选者滚烫的赤子之心和炽热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而提及自己的最大愿景,他们也几乎一致表示,最想得到两方面的支持,一是选民的支持,二是政府和人大的支持。如果是他们各自的“粉丝”,提供支持肯定不难,政府和人大的支持,想必也不会成为问题,因为更好的对话与互动一直是政府和民间共同的期盼,而成为人大代表的网络公众人物则有望成为这个互动中的重要一环。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