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1-11 21:09:32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公共事件仅靠围观难有圆满解决
在一个多月前的宁夏吴忠跨省抓捕事件中,当事人王鹏被捕,罪名是涉嫌用诽谤方法危害国家利益。结果是,此案并非警方渲染的那样,在执法主体和程序上都有缺陷。在舆论压力下,吴忠公安局释放了王鹏,其负责人宣布“立即撤销错案,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并承诺赔偿3万元。最新进展是没有进展:警方没有赔偿错误的拘押行为,也未主动联系王鹏,被追问时只说让他等。
王鹏现在处在很尴尬的处境,从被追逐的新闻人物沦落为无人问津的普通人,不过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而热点过后,他不仅被警方冷落在一旁,致使受损权益并没有得到修复,甚至连一声道歉都没收到。同时,他也被大众舆论遗忘,而记者编辑正在追寻和期待下一个新闻头条。似乎没有人真的在乎王鹏,包括那些在事发当初予以热烈围观的人,他们都撇下他散去了。
王鹏不是第一个被关注与被淡忘的新闻人物,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彭水秦中飞、重庆吴苹、河北陈晓凤、成都唐福珍、宜黄钟如琴、东海陶会西?他们被热切报道,紧接着淡出媒体视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可怕遭遇,绝大多数没有下文。他们的悲剧在得到圆满解决前,人就从媒体上消失了。
这样的现象多了起来,已经给人们造成了很多近乎幻觉的认知。比如认为,只要对新闻当事人投以关注,就能解决他们的具体苦难,并且促动此类事件的症结好转。长此以往,人们会混淆关注事件与解决问题的天壤之别。当事人与媒体也不自觉地落入这样的互动过程,仿佛没有血腥的因素就无法登上网站、电视或纸媒的显著位置,媒体也直接用眼球冲击力高低筛选此类新闻。
并非要贬抑围观者的道德及其作用,事实上,在网络和微博等技术条件下,无论需要与否,围观都在那里,都会像风暴一样形成。当然,也会像风暴一样散尽。围观之后,受难者就像被扔在沙滩上的一条鱼,被榨取了所谓的围观价值,然后残忍地被抛弃。当网络时代接受应有的赞美时,也不能假装这样的现象不存在。这样的现象无力而又刺眼,深刻影响公民参与的效力考量。
网络围观曾被当做一种新兴的公民行动方式,成为寄托乐观看法的技术形式。但在快速地经过王鹏这些事件的验证后,无法不承认越来越明显的围观无力症候群。值得反思的是,假如站在有关部门或网民的不同立场上,网络围观究竟是被看轻了还是被看重了?它是被不恰当地轻视还是被过度依赖了?围观并不意味着一切,围观之后所剩下的残局,又该如何面对?
单凭点击“转发”键就能让改变降临的想法近乎幻想,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网络痴情,因为从网络迈入现实的那一步无法被省略。除了舆论围观掀起热潮,亲自行动是保持公民参与真实性的有效办法,也许是唯一的办法。
为了不止于在舆论声浪中搭救王鹏他们,要正视围观停滞的实情。其实有多种似是而非的解释,似乎可以借此放弃实质的公民参与。但是,这样的理由仍然不够有说服力。网络围观和现实之间的墙迟早要拆除。围观难言成功,公民仍需努力。
----中国社会治理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王锡锌 建言希望的良知和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