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重庆市长详解重庆户改:农转城绝不附加土地条

时间:2010-11-06 20:52:29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黄奇帆详解重庆户改:农转城绝不附加土地条件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1月04日10:28

  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本质是农民进城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


  在昨日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长黄奇帆说,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城乡统筹是重中之重的问题,这既是重庆发展要解决好的问题,也是改革要突破的问题。城乡统筹我们觉得要做好五件事:一是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二是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三是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四是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要素市场,五是解决好农民工的户籍问题。


  前面三件事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怎么为农村服务的问题,第四件事是市场体制深化改革的问题,而解决好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则需要我们通过改革来进行突破。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是过去30年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大家要知道,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是城市人口自我拔高、自我改善的过程,其本质应当是农民进城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当一个地方,如果农民进城的过程,进入了最后的平衡阶段,也就是所谓刘易斯拐点出现的时候,城市化的过程基本完结,城市化过程结束之后城市还会发展,城市还会改善,但那个改善就是城市的自我发展问题,结构调整问题,不叫城市化。在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过去30年,有2亿多农民从农村到了城市,在城市里工作,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从原来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46%。


  重庆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也从直辖初的28%上升到今年的53%。但是我们户籍意义上的城市化率,10多年前是百分之二十几,现在也还是百分之二十几,重庆是这样,全国也一样。两种城市化率的差异20%左右,这20%就是农民工现象,他们算常住人口的时候是城市人口,算户籍人口的时候是农村人口。


  农民工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会带来很多具体问题

 
 黄奇帆说,重庆之所以要把农民工的问题作为重庆城乡统筹的突破口,要坚定不移搞好,是因为 农民工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会带来很多具体问题。比如,一个农民到城里打工10年、20年,到了年纪老了的时候,城市的养老、医疗什么都没有,年纪大了企业把他解雇了,他回到农村还做老农民。再比如,一个农村的年轻人在城里打工,结婚之后生了小孩,农民工的小孩在城里读书要交择校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这是不平等的。又比如说,农民工在城里工厂工作,如果和城市职工同样的一个月1000多元的基本工资,这个单位要帮城市职工交养老保险,标准是其基本工资的20%,如果是农民工,标准是其工资的12%,也就是说做同样的工作,农民工比城市职工少8个百分点。1000多元的工资,一个月少100多元,一年少1000多元,10年、20年这个差距积累起来就少几万元的养老基金。医疗保险也有类似情况。如果农民工在城里出了交通事故,其赔偿费与城市居民也有很大差异。


  举这些例子是说,农民工在城里干辛苦的活,成了新生的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但是却遭受不平等的待遇。我们讲城乡统筹不要讲空话、大话,说什么我们不要户口制度,不要让户口绑架这么多的基本待遇,这句话20年以后说可能是对的,但现在的事实是,户口绑架着城市的各种保障。难道我们要容忍农民工不平等待遇继续保持20年吗?这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说,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的要求,城乡统筹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问题,农民工需要同等城市居民待遇。重庆市委、市政府经过再三研究,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中央领导反复要求我们解决好农民工的待遇问题,解决好农民工新生代的户籍制度问题等等的精神,重庆作为城乡统筹试验区,特别应该做好这件事。

 
 解决好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有五方面的意义

 
 黄奇帆说,把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解决好,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直接改善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工作待遇。直接表现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二是农民工有了户籍,实现整体转化之后,他们的生活习惯会真正发生变化,在城里的消费也会增加。几十万、几百万农民工如果转化为城市居民,将会启动内需,增加城市消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光靠投入,转变人群的生活结构,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合理消费,是持续发展内需的条件,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动力。


  三是农民工转户以后,在城市里生活,农村人口会逐步减少,农村的劳动生产力会相应增加。所谓刘易斯拐点,本质就是当城市化到了一定阶段,留在农村的农民减少到了这个社会总人群的10%以内,农民种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可以供应全社会居民使用,产生了规模效应,由此创造的财富不少于城市居民的收入,这样城乡差别就会缩小。


  四是农民工大量进城,来的大都是年轻人,对城市来说是有人口红利的,会把城市的老龄化进程往后推移,使城市显得年轻,如果有人认为农民工进城瓜分了城市的蛋糕,使城市生活质量下降了,那是鼠目寸光。

 

  五是农民工真正转化为城市居民之后,城乡的要素流转,市场一体化也会加快推进。


  重庆户改是以解决农民工的户籍为基点的一次改革,不是简单的“农转非”


  黄奇帆说,大家要注意一个概念,重庆这场户籍改革是以解决农民工的户籍为基点的一次改革,不是简单的“农转非”,把大量的农民变成城市居民。现在网上有很多人这么在说重庆,是不了解情况,我们哪里在干这个事?我们户籍改革,探索的是城乡统筹发展,探索的是社会公平。

 
 300多万户改对象主要是三类人群

 

  黄奇帆说,重庆对此次户籍改革是有准备的,我们准备用一年半的时间把300万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之所以有这个数据和重庆的特征有关。我们是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地方,10多年前我们1000万城市人口、2000多万农村居民,现在用常住人口计算,城市人口已经到1600多万,重庆的农民工有800多万,其中有400万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打工,还有400万在重庆市内打工,我们这次的转化对象就是在重庆打工的这400多万人。我们分析了一下,凡是在重庆主城工作五年以上,在县城工作三年以上,这样的人已经有稳定的工作,我们把他们转化为城市居民,让他和城市居民同等职工待遇,这样的人群有200多万。另外,还有过去十几年,我们建水库,搞一些项目进行的“农转非”,这些人还没有真正拿到城市的户口,没有享受城市居民待遇,成为遗留问题,这样的人有30多万,我们认为这一次就该把这部分人的问题一起解决掉。还有就是大中专学生有40多万。另外,还有一些城中村,这里边的居民大部分不搞农业了,他们可在自愿的前提下转成城市居民。几个人群算下来共有300多万。


  重庆户改不允许任何单位下指标搞考核


  黄奇帆说,工作当然会有节奏,我们设想一年半的时间把这个事情解决好。但有这个计划不等于我们搞工作就下指标,我们是没有指标的,我们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系统给具体的一个地区下指标考核。我们总体上按照这个计划,把过去10年或者更长时间积累的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居民。集中行动之后,以后每年只要农民工在城里工作了五年、三年,就可以转化为城市居民,10年后,就会有七八百万或者更多的人转为城市居民。我们有一个目标,到2020年,如果我们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达到70%,希望重庆户籍意义上的城市化率在60%以上,而不要像现在这样。此外,重庆在转户过程中,也不是把几百万农民工都转成重庆主城户口,我们是按属地化原则,他在主城工作就主城转,在县城工作就县城转,在乡镇工作就在乡镇转。


  那么实际推进效果怎样呢?7月28日开动员会,刚开始大家有一个了解政策、了解各种背景的过程,最初十几天,大概每天有1000多人转,到9月份就变成每天转五六千人,到了10月份基本上是每天转1万人。我们不希望一天来几万人排长队,搞得人山人海,我们还是希望很有序地推进。到昨天为止,共52.7545万农民转户,平均每天6500多人。按照这个宏观统计,我们认为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解决300万人的计划是务实的,是理性分析的结果。


  农民工转户进城后,“五件衣服”一步到位


  我们这个工作在具体推进的时候,有几个要点:首先是所有的农民工在户籍转成城市居民以后,“五个一步到位”,即“五件衣服”一步到位。一是养老保险,既然转成城市居民了,工厂里每个月给你12%的养老保险的企业交纳费用就要改成20%;二是医疗保障,在重庆主城一年1400元,就不能再是480元;三是低保,如果失业了,当然应该按照城市低保给予保障;四是住房保障,如果是廉租对象就可以覆盖,同时也可以申请公租房;五是小孩读书,你在哪里落户,你的小孩就在哪个区县就近读小学、中学,绝不允许收任何择校费。今年9月份开学的时候,就有一批农民工很高兴地说,他们的小孩今年就近入学不用再交择校费了。再有就是就业培训,到厂里工作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们要求不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其他单位,都要做到这一点。


  重庆农转城绝不附加土地条件


  其次,我们这次农民工转户进城,绝不附加土地条件和其他的条件,农民工进城获得城市工人待遇,是以他的劳动力、有效的工作岗位为前提换来的,绝不附加任何其他的条件。市委、市政府干这件事,绝不会想着农民的土地,然后搞这样的事。中国在过去10年、20年,帮农民“农转非”,一般是城市扩张过程中修路、修桥、造工厂、盖学校、造住房,把城郊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对征地的农民帮他转户,你要地就帮他转户。我们现在不是讲城郊结合部,城市扩张过程中的转户,而是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的农村农民,到城里找到一个工作干了三五年,这些农民工应该有一个城市待遇的问题,有些人说我们想要农民的土地,把我们的出发点想得太庸俗、太低俗了。


  中央三番五次要求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重庆把城乡统筹作为重点,要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我们当然要从这个宗旨出发办好这件事。大家要明白,重庆绝没有附加一个要土地换社保、要土地换户口、要土地换城市待遇的概念。在农民工转户进城这个过程中,多是农民家庭的壮年人来了,把他的小孩也带来了,小孩没有就业是不是可以转户?如果夫妻两人进城,留一个老人在农村不放心,是不是可以一起转?当然可以一起转。我们整个工作脉络,是以农民工为中心,以三年、五年以上工作时间的农民工,有就业岗位的农民工为中心,同时还有大中专学生和历史遗留的问题的人群。


  户改是社会改革,这个成本既要政府承担,也要社会承担


  第三是大家关心的转户经费。一个农民进城,直接成本可以计算,一般会有四五万元,如果算上间接成本也有两三万元,加起来六七万元,这次300多万人,就是2000多亿元,重庆财政花得起吗?如果我们没有算过这个账,启动这件事,我们也是疯了,但我们算过账,我们胸中有数。另外,大家一定要明白,这是社会改革,这个成本既有政府花的一面,也有社会承担的一面。比如说,300多万人会涉及到养老保险,刚才说了,一个人一年可以差1000多元,我们养老保险有一个基数,一个人交足15年就可以享受要养老保险,我们以15年为基数,一年差1000多元,15年就差1万多元,300多万人就是400多亿元。这个钱是政府出还是社会出?总体上是企业出。不管是国资、民企、外资、内资,政府的规则一旦出了,你企业就应该服从规则。这个意义上企业是会增加一些成本的,如果企业觉得这个成本增加了,投资环境不好了,那这个企业也是短视的。这是社会该承担的,企业该承担的。长远看对企业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是有好处的。再有医疗保险,我刚才说的一个人一年在重庆差不多差八九百元,15年也是1万多元,300多万人就是300多亿元,这一块同样该企业承担,两块加起来就是800亿左右。当然,政府也应该承担几百亿,当然不是一年出,而是分15年出。政府要出的账表现在几方面:养老费、医疗费、建公租房,以及改善教育设施、卫生设施、社会设施,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等,这些加起来有300多亿,这300多亿加刚才说的800多亿就是1000多亿,还有一块是间接的账,间接的账是城市人口增加了,城市的道路、基础设施、下水道、公路、电力、通信,各方面都要投入,这个投入至少是七八百亿,这一块投资就叫启动内需,是城市化、工业化扩张的过程。中国在世界上能崭露头角,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还有30年的进程,足以拉动中国的内需,持续繁荣增长30年,这是我们中国令世界眩目的地方。


   现在有人说大量农民进来之后城市基础设施不够,造成原城市居民生活待遇下降,造成城市生活不和谐怎么办?这个话问得有道理,但是如果一个城市的管理者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就别当市长了。搞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干什么的?就是要规划好发展趋势,布局好这些基础设施,把这些事情平衡好才行。


  使用权就是财产权,农民农村的宅基地转让、退出要自愿,要有市场价值,不能剥夺,不能低价,不能强迫


  黄奇帆说,如果农民在城里住久了,在农村的宅基地、土地不想要了,要退出,不是无偿收回,而是要有偿转让。意思就是,农民离开了农村,他的宅基地、承包地、流转地不是糊里糊涂被拿走,被剥夺。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流转地使用权也是他的家庭财产。农民的宅基地性质是集体所有,但农民有使用权,使用权就是财产权,它的转让、它的退出是农民自愿,要有市场价值,不能低价,不能强迫,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原则。


  对改革者要宽容点,要给予舆论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


  黄奇帆说,重庆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是城乡统筹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附着在户籍上不公平待遇的有益探索。户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中会遇到很多难题,碰到很多困难。总体而言,为这件事,企业要承担企业责任,政府公共财政要直接开支为农民工改善福利、改善待遇,政府宏观上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发展,当然要包括进城农民工形成的城市群体的内在需求。把这些都平衡好了,这个城市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内需强劲的,这不就是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的吗?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好好地贯彻落实中央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希望媒体和社会各界,对这些改革中的各种各样的情况给予理解,给予舆论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曾经说的,对改革者要宽容点,别那么计较。


  中专毕业生进城就给城市户口,这是一个好意,给学生多了一个选择权


  黄奇帆说,在户籍改革推进过程中,涉及几百万人,涉及城乡各个方面,我们的工作不能说没有挂一漏万的地方,没有盲点。最近一段时间网上说得很热闹,我们也高度关注、立马纠正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对中专学生,也包括大专生转户的事情。这件事从本意来说我们是在做一件好事。


  中国过去几十年,农村的小孩要进城,很重要的跳龙门的渠道就是读大学,凡是学生读了大学,进学校以后就是城市集体户口,毕业分配到城市里的任何工作岗位,都是一样的待遇,五个保障一起到位。但是中专生没有这个待遇,如果农民的小孩读了中专毕业了,在城里工作,还是农民工待遇。按现在的常规制度,农民工干五年,我们可以转户,但对中专毕业生是不是也要干五年,就像没有读中专的农民工一样的待遇呢?市里讨论到这件事的时候就认为,今后中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下一步会逐渐普及高中段教育,高中段教育一半学生读高中,目标是上大学,还有一半人读中专,然后进工厂成为蓝领工人后备军,这就是新生代农民工,政策可以放宽一点,中专毕业生进校就给城市户口,这是一个善意,是好意,是对重庆300多个中专职业学校的优惠政策。


  另外,还有一个概念,一般的农民工三四十岁,是家里的主力,家里转户后,宅基地是否要退还要考虑。读书的学生是没有这些事的,他家还在农村,父母、兄弟姐妹都在农村,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是以户为单位,哪怕他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也没有什么损失。

 
 大家一定要明白,这是一个选择权,我们给学生多了一个选择权。没有城市户口就只能做农民工,要干五年才能转户口,现在给你一个选择权,如果在读书的时候就转了,毕业之后在城市工作就和城市居民一样待遇。当然也可以不转,可以一年级的时候不转,二、三年级也可以转,三年都不转,也是自由的,多给你一个选择权,总没有错。


  禁止转户进城和任何考核挂钩

 
 黄奇帆说,我们有360多个大中专学校,1万多个班级,如果政府发出一个文件,教委发出一个文件,出现强迫现象,不转户就扣奖学金,不给你毕业证书,这是胡搞。这件事我要感谢媒体,9月中旬出现了这个现象,我看了网上议论,觉得莫名其妙,马上通知教委给这些学校说清,所有挂钩的现象通通取消。这个现象就集中在9个学校13个班,在9月20日左右,已经全部让这十几个班纠正这些事。市里的文件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下面推开的时候没有理解,把这个政策念错了经,把好事办糟了。总而言之,说明我们大规模推进过程中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够,我们一些工作机理,政府的一些宗旨宣传得不够,还是有疏漏的地方。实际上,在这件大好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有“五个禁止”。


  市政府“五个禁止”:一是禁止在整个过程中下指标考核,和任何考核不挂钩。这是一个改革,改革的过程要宣传,让大家理解,要做过细的工作,工作要求有,但是没有指标要求。二是禁止转户与相关单位利益挂钩。哪个单位把这个事做好了,哪个单位年终奖多一点这个太庸俗了。三是禁止强迫农民转户。四是禁止强迫农民退地。整个转户和农民退地与否无关。五是禁止各种各样用工歧视,不许以转户作为招收或辞退农民工的依据。我们也担心一件事情,比如本来有1000多农民工在某个企业工作,已工作五年以上,现在突然政府定了政策,转户之后要交20%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要增加,他动一个小脑筋,把五年以上的农民工辞退了,又招新的农民工,又可以混五年,如果钻这种空子,政府要禁止这种现象,做好工作。


  黄奇帆说,现在已有52万农民转户进城,社会各个方面总体上很平稳。但因为我们指导员、辅导员,或者学校的领导掉以轻心,没有做过细工作,在某个局部点上乱发话,讲错话,扭曲了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让学生想不清这个是什么意思,最后引发了一些各种各样的议论,这种议论是一种批评,提醒了我们。这个意义上,我应该感谢新闻媒体把这件事报道出来。

  (本报记者商宇、何清平、文峰采写整理) (来源:《重庆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