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金建方:中国社会如何改革?--目标与路径

时间:2018-12-29 21:36:21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7343 访问专栏


  孙中山曾经提出著名的“军政”、“训政”和“宪政”,三部曲式的改革路线图。

  如今的中国台湾省,已经进入“宪政”时期。那里实施民主选举已有二十余年。历任民选“总统”的人有: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和蔡英文。据实地考察来看,台湾人民对这四位总统的评价很低,甚至远低于“训政”时期当政总统蒋经国。也正是在台湾大搞“宪政民选”时期,中国大陆发展迅猛,经济繁荣。着实令岛内民众羡慕不已。与此同时,其它四小龙国家和地区,也纷纷超越了台湾。

  不仅台湾的情况如此,其它大多数亚非拉国家的情况更是如此。这些国家,均实行了欧美式的宪政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其结果,不是经济停滞,就是政治混乱,或者是内战纷争不断。真还不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得更为实惠。

  那么,是不是说,中国可以照此方式继续走下去呢?我们的结论正好相反。

  因为当今世界,工业社会正在解体,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频频爆发,推进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已经刻不容缓。不进则退,不改则亡。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中国应走在前列,要牢牢地抓住这次千载难得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

  所以,问题的关键归于:如何对中国现有的社会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本文剖析了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说明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成功的真正原因。并依据当代世界变迁的特征,说明中国社会与政治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实施改革的具体路径。

  1、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

  中国的封建社会与西方的封建社会有较大区别。中国的封建社会,自秦始皇以来,基本上是在“君权”下的“大一统”,实行朝廷直接委派官员到县级政府的“郡县制”。

  历史上,中国人在精神上一直顶礼膜拜“君权”;在意识中敬畏“权利”,并以“依附”为他们的基本价值导向。中国的主政者又善用法、术、势,提倡儒家的忠孝仁义等伦理道德,并通过科举制,网罗社会精英,从而能够在历史上,建立起相互制衡的三公九卿体制,以及从上到下的儒生与乡绅管理体制。

  中世纪,西方社会的封建社会则是实行“神权”下的“分封制”,即统一遵奉天主教的教区管辖,各王国之下再实行采邑与贵族领地等方式的分封体制。天主教皇和教会垄断了精神信仰,严格控制思想文化活动。人们信奉上帝(唯一的神),依据圣灵神旨来行为。封建领主管理方式各异,包括议会君主制和选王制。封建领主彼此间经常发生战争,领地面积也在不断地变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西欧的封建社会,结构上截然不同,信仰与价值取向也各有千秋。这导致进入工业化社会后,选择路经与采纳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性。

  2、进入工业社会后的异同

  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后,中西之间的路径选择与发展方式上的差异,立即显现。

  西方人,在原有分封制的社会体系下,能够较为顺利地发展出现代的宪政民主和联邦体制;在原有神权信仰条件下,经过宗教改革,就会发展出新的信仰方式,具备了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

  在当代社会中,西方的民主宪政体制与宗教信仰体制,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维护社会秩序,引导人们行为的“左腿”与“右腿”。在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信仰、价值观与伦理道德,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作用。美国总统经常用“上帝保佑我们,上帝保佑美国人民”,作为他们演讲的结束语。

  这种以信仰为灵魂,将民主政治与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合为一体,实行“一体两面”式的社会管理方式,则很难被一般人或外国人真正地理解。所以,众多发展中国家,虽然模仿了西方的宪政民主,但也只是学了皮毛,无法得到真髓。其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是差强人意,没有明显起色。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东亚,日本曾经实行天皇神教下的幕府封建制,它与中世纪的欧洲社会非常相似,所以日本很容易过渡到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日本至今仍然是供奉神社,实行欧洲式的代议民主体制。另外,新加坡是一个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出来的,由中国沿海移民组成的城市国家。因此,二者均容易“脱亚入欧”,实现宪政民主,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中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封建社会“君权”下的“大一统”体制,瞬间土崩瓦解。人们也因此而失去长期以来的“信仰”对象。孔孟之道与忠孝仁义等伦理道德,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已风光不再,很难再去真正实行了。鲁迅先生对那个后君主时代的描写,可谓是惟妙惟肖。失去信仰的中国民众,常常感叹 “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活脱脱一个“九斤老太太”。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种对昔日信仰偶像的崇拜与怀念之情,看到民间流行的造神手法。

  在信仰真空状况下,中国先后出现了两个强人。一个是蒋介石,主张实行“一个主义”,尊奉“一个领袖”,升起了一个“太阳”。第二个是毛泽东,被称之为“伟大的领袖、导师、统帅和舵手”,又升起一个“太阳”。他们在不同时期,分别满足了中国人的信仰要求。客观而言,这是一种历史延续,也是中国社会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无独有偶,朝鲜有一个“太阳宫”,里面放了三个“太阳”,比中国还多了一个太阳,可以用来继续满足人们精神寄托上的需要。这就是东方“君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当然,一些民众出自于精神寄托的需求,自发地寻求偶像去崇拜。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横加指责。但是,在政治上,对此应有所警惕。

  一个政党,一个社会组织,在特定时期,依靠一个强有力的领袖,凝聚全体力量,推动社会变革。这是必要的,也是能够成功的。但是,一定要把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与执掌政权和建立国家体制严格区别开来。不能用竞选的方式,即靠一部分支持民众摇旗呐喊的运动方式,去执掌国家权力。因为它背离了政府运行的基本伦理与道德。

  中国当代一些人,不了解社会的变迁,盲目地鼓吹“权威主义”,开历史的倒车。要知道,在今天的社会中,实施“君权”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在了。再靠树立个人权威,去维护社会稳定,无疑是缘木求鱼,最终将难以实现。

  个人的威信非常易变。民意似流水。凡是搞过选举的人都知道,社会舆情瞬息万变,有升必有降。水不能总是沸腾。所以,维护法制,提振经济,增强军事政治实力,反而要比单纯地树立个人权威,则更为持久一些。邓小平在这方面是明智的。

  当然,最为持久的还是要有信仰。一旦社会群体有了信仰,那么,国家就会长治久安,进而就能实现繁荣昌盛。

  3、生态文明社会中的信仰

  人类已建立的信仰体系,大多始于农耕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之久。它们之间互不兼容,纷争不断。以至于发生各种“文明”间的冲突。

  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分化极为严重,群体之间对抗加剧。 在经过反复实践的痛苦体验后,大家渐渐地认识到:中国目前缺乏的不再是物质生活条件了,而是缺乏信仰、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和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

  这个问题需要解决。这项空白需要填补。这个任务必须完成。

  我们知道:萃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信仰体系,非常之困难。它必须同时符合三项基本要求:

  第一,新信仰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不能再去讲童话故事;

  第二,新信仰必须超越宗教门户,超越一般的思想主义纷争,要能为世界上绝多数人民所接受,能够成为人类社会的最大公约;

  第三,新信仰体系要有普遍适用的价值观,要形成相应的的伦理和道德观,可以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从而建立持久的社会秩序。

  习近平的生态治国思想,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三项要求,这点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地球生态体。我们奉护地球生态体,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信仰。有了这个信仰体系,就可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东方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人类的使命》一书,深度解读了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思想界的一项空白,揭示了在后工业时代中,人类的精神归属和行为规范。

  4、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均是思想理论先行。商鞅变法是这样,始于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改革是这样,法国与俄国大革命也是这样,中国近代的革命与改革还是这样。

  当今世界,危机四伏,旧有的工业社会体制正在解体。

  当代中国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在新兴生产力基础上,尽快地构建起全新的生态社会体制。

  目前看来,新兴生产力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等。而“生态社会,又主要是由“经济”、“社会”和“政府”这三大系统构成的。《生态主义主张》一书,非常全面而细致地表述了构建生态社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张。

  当代中国改革的路径应该是:社会改革先行突破,经济改革与政府改革并举。

  为什么社会改革要先行?因为:

  1)习近平的生态治国思想已经形成,相关书籍已经出版;

  2)党风党纪明显好转,中央领导坚强有力;

  3)经过多年发展,物质经济基础较为雄厚;

  4)须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思想、文化、社交、安全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各项需求;

  5)可组建专业化社会团体,培养并普及新时期的伦理道德,提高民众素质;

  6)要建立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志工服务平台,全面满足社会各种需要;

  7)应动员民众广泛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活动;

  8)需培养民众的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基层治理工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9)能大规模安置企业下岗员工、机关事业单位裁撤人员、复转军人、返乡人员等;

  10)还会创造与扩大各种新需求,全面拉动经济,有效地熨平经济周期。

  总之,社会改革条件已经成熟,容易实现突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巨大成果。当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漫长岁月中,随着经济与政治的变迁,社会变革还会持续。

  经济改革和政府的改革应该并举,要相辅相成。我们知道:全新生态经济体系的建立,须假以时日。因为生产力还在快速发展中。即便如此,目前也需要尽快地搭建班子,着手调查研究,开展前期工作。否则,便很难在世界范围内取得领先优势。这期间,中国的经济与政府管理体制仍然需要不断地改革,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生态主义主张》一书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当然,还有一些具体方案需要另行提出。

  中国应勇于面对挑战,率先走出困境,引领世界潮流。

  衷心的希望改革大业早日实现!!!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